应对秋燥,老年人要学会补水

作者:清檬养老-专注定制        来源:荆门晚报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21-10-09 15:37:00        点击:

近几日,秋高气爽、阳光普照,蓝天白云把荆城衬托得格外美丽。尽管已经是初秋,早晚表现得凉爽,但到了中午时分太阳火辣辣的,最高气温达到30℃以上,好似重回夏天一般,尤其是午后走在大街上,感受着烈日的暴晒,没有打伞的人们直呼受不了。

早晚凉     爽,中午酷热的天气“基调”,带来的是天干物燥,这个时节人体最易感受“燥邪”,伤及肺阴,出现咽干、鼻塞、咳嗽、声哑、关节酸痛、大便干燥等症状,人们称为“秋燥症”。而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已经出现衰退,对外界适应能力差,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慢病者更易复发。所以在季节更替之时,老年人更应加强自我的保健意识。

防秋燥

秋燥对老年人有三大危害:

一是心脑血管病。秋季天气变冷,血管收缩变细,容易导致老年人心脑供血不足。此外气候干燥,人体消耗大量水分,容易使血液粘稠度高,血流不畅导致血管堵塞。而且早晚温差大,一冷一热容易导致血管痉挛、血压波动,都能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。

二是皮肤瘙痒症。秋季气候过于干燥,导致不少人会受到皮肤瘙痒的困扰,尤其是老年人,皮脂分泌本身就少,加之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愈加干燥,引起皮肤瘙痒。特别早起或者晚上睡觉前,穿衣或脱衣也会引发皮肤瘙痒的加重,而且越抓越痒。在此提醒患者朋友:一定要避免抓挠,搔抓严重会使皮肤破损,引起皮肤出血甚至继发细菌感染,导致病情和瘙痒加重。

三是咳嗽。当进入秋天后,昼夜开始出现温差,空气逐渐干燥,大家会感觉到,若是稍微贪凉,嗓子就会干痒无比、咳嗽不止。尤其是家中身体较为虚弱的老人。这是因为秋天干燥,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很少,这样的空气呼吸进来的话,会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刺激。再加上有些人不会及时补水,没有了水分的滋润,呼吸道会变得很干,从而导致鼻子或者是喉咙很容易出现干痒的情况,最终引起咳嗽。

要对付秋燥,当然离不开补水,这里老年病专家为老年朋友们介绍如何健康补水,赶走秋燥。

每天8杯水防秋燥

别等口渴才喝水。由于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的下降,循环系统较差,神经系统敏感性降低,所以常会出现身体缺水而不口渴的情况。但等感到口渴时,人体内的水分已经开始丧失,这就可能会出现心烦、少尿等身体不适的症状,因此,老年人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。更不能因为口渴而一次性大量喝水(一次性饮水超过500ml),这不但会影响老年人的消化功能,还有可能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,增加心脏、肾脏负担。

老年人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ml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提出,老年人每天直接的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ml,以1500-1700ml为宜,每次50-100ml。出汗多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增加饮水量。30℃以下温开水为首选饮用水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明确指出:白开水是满足人体健康最经济实用的首选饮用水。老年人喝30℃以下的温开水不仅不会过于刺激肠道蠕动、造成血管收缩,而且比起甜饮料来说,白开水还能避免能量带来的肥胖风险,以及糖过量带来的龋齿、糖尿病等风险。
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

多食蔬果粥品。秋季重点养肺,而白色的食物入肺,因此这段时间宜常吃藕、百合、白萝卜、山药、银耳、白果、梨、莲子、荸荠等清补柔润的“白色蔬果”。米粥能补胃健脾,润养肺燥。如在粥中再加入梨、胡萝卜、芝麻、百合等食物,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润燥效果。

吞咽津液是秋季养阴最简单的做法。闭目静坐,先叩齿36下,然后用舌在口中搅动,待口中唾液满,漱练数遍,分三口咽下,并用意送至丹田,再缓缓将气从口中呼出。如能长期坚持,对预防秋燥大有裨益。

对于老年人来说,秋燥对身体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,因此要更加重视。可以尝试一下以上的几种方法,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适当地运动,提高免疫力,这样能对秋燥引起的疾病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,让老年人安稳度过这个秋天。



上一篇:老年失能预防核心信息 下一篇:过半中老年日均上网超4小时,为何“银发族”沉迷刷手机?